動力電池制造系統從制造維度和智能維度兩個方面進行分類。制造維度體現了面向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提升,包括了設計、生產、物流、銷售和服務五類,涵蓋了從接收客戶需求到提供產品及服務的整個過程。與傳統的制造過程相比,智能制造更加側重于各業務環節的智能化應用和智能水平的提升。智能維度是智能技術、智能化基礎建設和智能化結果的綜合體現,是對信息物理融合的詮釋,完成了感知、通信、執行和決策的全過程,包括了全資源要素、互聯互通、系統集成、信息融合和新興業態五類,引導企業利用數字化、網絡化和智能化技術進行模式創新。根據動力電池企業客戶的需求,以及技術發展的狀態、技術能力、技術手段和企業自身的目標定位,動力電池智能制造按成熟度分為五個級別,如表1所示。
表1 動力電池智能制造各級成熟度的功能

▌一級(規劃級):電池生產企業應開始對實施智能制造的基礎和條件進行規劃,能夠對核心業務(設計、資源供給、生產、銷售、服務)進行流程化管理。
▌二級(規范級):電池生產企業應采用數字化設計、自動化技術、信息化手段對核心裝備與核心業務進行改造和規范,實現單一業務活動的數據共享。
▌三級(集成級):電池生產企業應采取數字化手段對產品進行設計、制造驗證,對裝備、系統等開展集成,實現跨業務活動的數據共享,實現互聯互通。
▌四級(優化級):電池生產企業應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資源、制造過程等進行分析,實現對電池質量和安全性能的精準預測、閉環控制和優化,并實現生產的互操作。
▌五級(引領級):電池生產企業應基于模型持續驅動業務活動的優化和創新,以實現黑燈工廠生產和產品自適應定制化生產。